理想L9上市火热异常 官方App被订车用户挤爆

来源:智能车参考

理想 L9 昨晚上市,火热异常。官方 App 已经被订车用户挤爆。

刚刚,理想又开了有关新车、智能化的沟通会,爆了猛料。比如对友商走“高端”路线的看法,对知名豪华车竞品在数据方面的直接对比…

新鲜内容,迅速传递给你。

李想说了什么

L9 市场表现怎么样?

李想:尽管贵了 10 万,但 L9 销量超过理想 ONE 妥妥的。昨晚订单多少暂不透露,很好就对了,大家到时候看销量就明白了。用户买车看的是价位区间,而不是车型大小。所以 L9 不会影响理想 ONE,昨天理想 ONE 销量也上涨了。

理想家庭奶爸车定位,是不是窄了?

李想:整天喊高端刷存在感没有用。中国 20 万以上的车 89% 都是家庭用户,产品需求才是核心,这一点行业一直不明白,今天不吐不快。

为什么没上 AR / VR?

李想:三维空间套三维,人会崩溃。

理想车型配置为什么单一?

李想:理想的成本控制,来自清晰简洁的车型配置分摊成本。选装令用户头疼,卖二手车时亏得还多,所以理想采用配置全系标配的方式。理想目前供应链核心,包括增程器、整车生产这些,都已经完全自主掌握。

关于研发和智能化投入的新进展?

李想:以前理想研发的确缺钱,2023 年开始就能大笔投入了。理想目前有 4 支 AI 团队、分别是智驾、智舱、工厂(流程、机器人程序)、整车控制。

关于智能驾驶

这一部分由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解答。

理想智能驾驶为何不采购供应商了?

郎咸朋:测试流程长、成本高,用户反馈理想掌握不了,理想想要的升级,供应商给不了。2021 年理想切换到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开发。

理想自己做了什么?(研发端)

郎咸朋:构建数据闭环能力,比如测试端开发自主学习系统,不需要工程师亲自找 bug。这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拿出不逊色友商的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原因。

研发上,理想也采用了和特斯拉相同的“影子”模式,智能驾驶算法的开发版本和当前版本同时下放用户汽车,比较相同场景下算法能力。

智能驾驶算法路线是什么样的?

郎咸朋:整体思路和特斯拉相似,使用 BEV(鸟瞰视角)大模型实现 360 度感知。除视觉信息外,理想还增添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信息,增强感知和冗余。

理想智能驾驶有哪些成果?

郎咸朋:2021 nuScenes(全球范围权威自动驾驶算法公开数据和评测网站)中,检测、跟踪算法都拿了第一。CVPR 2021 ADP3 workshop 最佳论文;ICCV 2021 交互预测世界第一。

以上说的所有成果,都已经应用在 L9 的智能驾驶系统上,交付即可体验。

L9 为何只有一颗前向毫米波雷达?

郎咸朋:角毫米波雷达无车道信息,噪音大,影响视觉融合精度。

理想智能驾驶目前到什么进度了?

郎咸朋:用户使用理想智能驾驶总里程已超过 2.9 亿公里,NOA 总里程 2462 万公里,有效学习场景总里程 1.9 亿公里,已经是全球第二,仅次特斯拉。

图像自动标注方面,已经覆盖图像和激光雷达点云图两种数据类型,包括车型特征,接管情况,特殊场景、天气光照、道路等等共有 150 多种标签。

未来研发时间表?

郎咸朋:今年实现 AD AMX 高速 NOA 覆盖,2023 年城市 NOA,2025 年城市 FSD。

关于智能座舱

这一部分由理想汽车智能空间副总裁勾晓菲解答。

智能汽车应该用什么样的交互方式?

勾晓菲:自然交互,即通过语音手势的三维空间交互。汽车上只使用触控屏是不科学的,极大限制了车的“空间”三维属性。

在理想 L9 上,“三维”体现在交互更自然,语音助手会出现在被唤醒区域的屏幕、音响,还能识别人手指的指向,用来代替“车窗、遮阳帘”这些名词。

5 块交互屏,互相之间都能拖动交互。而且具有同步、同场景多视角、分别显示的不同模式。

核心技术点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视觉融合网络,对神态、手势、动作都能识别,感知精度一毫米。

理想的“3 维交互”技术,核心是什么?

勾晓菲:语音识别方面,核心是 MIMO_NET 用于多音区增强的深度卷积循环神经网络。音区定位准确率提升 20%,多人讲话情况下,主音区识别错误率下降 30%。

交互方面,理想构建了独特的 AI 认知图谱,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用户,给出的回应也不一样。“理想同学”未来不仅仅是一个语音助手,而是向机器人发展。

未来研发节奏什么样的?

勾晓菲:时间节奏上,至 2023 年 Q2 是第一阶段,强智能,给 AI 喂更多数据。2023 年 Q3 至 2024 年 Q4 是第二阶段,重认知推理,让 AI 具备逻辑思考能力,不需要人为训练,自行搜索学习;2025 年则进入第三阶段,使 AI 人格化。

关于整车豪华、舒适和安全

这一部分由理想汽车整车电动副总裁刘立国解答。

理想为整车舒适豪华,做了哪些研发?

刘立国:理想 L9 全长 5218mm,前部机械空间 1553mm、乘员舱 3461mm,乘员舱尺寸占比达到 66.33%,远超竞品。原因在于五合一驱动模块(增程系统比同类小 20%),布置方案上更灵活。

座椅舒适方面,开发出了中国唯一一套具备体表、肌肉、关节、骨骼的中国人人体模型。

智能空调系统也是全栈自研,预估座舱各区域能量需求,统筹能量有效分布,提高热管理效率。还建立了一套人体生理、代谢舒适性评价模型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感知用户习惯需求,个性成长。

车辆安全方面呢?

刘立国:经历了 212 项整车碰撞验证。双侧 25% 偏置碰撞都是 G (优秀级)。L9 比宝马 X7 车身扭转刚度高 5%,轻量化超 8%,车身整体高强钢占比也比 X7 高 5%。

还有哪些技术亮点?

刘立国:悬架控制系统全自研,综合传感器、驾驶状态、ADAS 情况、路况综合判断,能够进行车辆俯仰控制、侧倾控制、起伏控制、过坎控制、悬架极限行程控制、紧急变线控制、稳态转向控制、加减速控制等等。

新增程器采用 4 缸,深度米勒循环 / 高压缩比,扁线永磁同步电机,高效区覆盖更低转速区。

NVH(噪声震动控制)方面,燃油模式下也接近纯电车型。车控系统突出一个极致能源利用,包括车端影子模式精准里程预测、车路状态估计等等。

关键词: 知名豪华车 车型配置 智能驾驶 自主学习系统

推荐

直播更多》

关闭

资讯更多》

焦点